为什么说穷人比经济学家更懂经济学?

今天我们继续读《稀缺:我们是如何陷入贫穷和忙碌的》这本书的第四章,即《行为经济学告诉我们的道理》,作者穆来纳森用了行为经济学知识解释了穷人和富人在面对同样问题时,各自有不同的反应。

作者最后得出的结论是穷人虽然因为金钱稀缺而引发种种问题,但是其经济行为比富人更接近经济人,也就是说他们比经济学家更懂经济学。这点也许在你看来有些反常识,在深入思考之后你一定发现这个结论是有根据的,并非作者为了哗众取宠而故弄玄虚。

那么在你的固有观念里,穷人真的比经济学家更懂经济学吗?

你可能不那么认为,我从自身经历来看也不认为穷人有多懂经济学。记得刚大学毕业出来找工作,身上的钱快花光了我还没有找到满意的工作,只能节省每一分钱,以至于因为省钱而错过了一次重要的面试,不得不继续找工作。

那天中午我接到了一家公司的面试通知,时间定在下午两点。匆匆吃完午饭后我就开始准备,比如坐地铁再转公交车需要多长时间,打车费用是多少等都算得一清二楚。

在权衡之后我选择了较便宜的地铁转公交路线,时间虽长一倍,但是车费只用六块钱,而打的则需要三四十元。

在公交站下车之后已是两点钟,我才发现需要走一段很长的路,且穿过长长的立交桥洞才到那家公司所在的科技园区,大约需要30分钟。

时间已经来不及了,当我赶到的时候已汗流浃背,显得非常狼狈,加上一起面试的五个人已经进入了第二轮面试,前台给我填了一张表就引到接待室,人事主管只问了几个简单问题就让我先回去等通知——我知道没戏了

现在回想起来,才发现当初的面试失败并非能力不济,而是准备不足。由于口袋里缺钱,我没有选择更快捷的打车,给自己争取到更多的准备时间,而是以省钱为目的选择更便宜也更花时间的路线,才导致了在面试时狼狈不堪。这一点貌似跟经济学没多大关系,实则是贫穷限制了我的行动。

还有其他的例子,比如有人就为了省一两块钱,花几个小时在不同的购物网站不停地比较价格,以自己认为最便宜的价格买到中意的衣服。

有的女生甚至花几天时间研究促销季的省钱攻略,却在重要的事情上投入极少的时间,包括选择老公等。

虽然我们还看到了更多缺钱的穷人在做出各种选择时,眼光放得不够长远,但是他们也并非一无是处,只是在对金钱的态度跟富人有很大的区别,这一点也让他们在生活中变得越来越接近经济学家,甚至更懂得生活经济学。

对于缺钱的穷人来说,他们每花一块钱就像身上掉下一块肉似的,明显感到每一笔支出所占总财富的比例之大,分母越小越感到肉疼

就像在黑暗中有一道光一样,穷人马上察觉到光的存在且相当刺眼,而富人则在阳光明媚的午后悠闲地坐在露天咖啡广场,即使这一道光再强也注意不到。

因为缺少金钱带来的负担,让穷人肩上的重担明显重了许多,这使得他们不得不认真对待每一块钱,以至于连经济学家忽略的部分,都被他们所重视。

如此一来,穷人对经济学的理解比起理论多而不够接地气的经济学家要深刻得多,毕竟他们才是经济生活的直接参与者,自然有更大的发言权。

比如在超市买东西,有人在买单时根本不看价格,水果蔬菜打错价格也不注意。这并非他们是粗心大意,而是对价格不够敏感,这种人有可能是富人,至少不是穷人。

因为穷人在买单之前已经把购物车里的东西价格核算了一遍,尤其在打秤时反复看了单价和重量,算错价格的可能性不大。

倘若在结账时金额有误差,穷人就当场提出来,基本上不会让自己吃闷亏,和富人看都不看就直接付款有本质的差别。从经济学角度来看,穷人的消费更理性和节制,把金钱的功能发挥至最大化,不浪费一分一毫,也尽可能不让自己的疏忽而导致有可能的损失(比如收银员多收钱等),这是再称职的经济学家也难以做到的。

可见金钱越稀缺的人,他越懂得把钱花在看起来更有用的事情上。比如小张在犹豫要不要参加周末的读书会活动,因为报名费和场地分担费加起来是一百元,而他在心里衡量的是这些钱拿来当孩子的奶粉钱是不是更划算。如果不报名参加活动,这一百元就减小了他下周买奶粉的负担。

这便是因稀缺造成的生活压力而不得不精打细算的例子。尽管从长远来看参加读书会有可能对一个人的成长有利,甚至还可能遇到一生的贵人,但是从眼前来看,省下的一百元对于减小经济压力有直接帮助。即使从博弈的角度来看,小张眼下正缺钱买奶粉,放弃活动而把钱用在看得见的效果上也是最优选择。

这一点穷人反而比较理性,他更懂经济学。从实用和功利的角度来看,金钱的稀缺固然在一定程度上让穷人目光短浅,但是他也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避免花钱犯错,其做法更符合经济学底层逻辑——把钱花在刀刃上

比如在KTV包厢里,啤酒的价格一定高于超市里的,不管富人还是穷人都意识到这一点,区别在于这种环境对于双方的价值判断是不是一样的。

富人认为无所谓,这点钱只占自己生活开支的一小部分;而穷人就不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他们认为一瓶啤酒的价格基本是固定的,太贵了就不买,在这一点上表现得更加理性。

因为穷人在评估某一样东西的价值和用处时,头脑中有一定的衡量标准而不在乎外在环境,他们更看重的是兜里有多少钱,并以此作为参考某一样东西值得不得花钱去买。

总而言之,虽然金钱稀缺让穷人在一定程度上过分关注于金钱本身而错过了不少机会,但是他们更加关注生活中的每一笔开支,在精打细算的同时学会了如何合理地看待消费,经济学家关心却无法亲自实践的基本问题,穷人都可以身体力行地实践。

看得出来穷人更善于维持自己的生计,他们知道如何让身上的每一分钟发挥最大的价值,不像富人那样有不必要的浪费。而学富五车的经济学家就做不到这一点,所以说穷人远比经济学家更懂经济学。​​​​


延伸阅读:

本文为韦海生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eihaisheng.com/729.html

作者: 韦海生,公众号:韦海生

认证阅读指导师,成事研习社创始人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718059645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53160813@qq.com

在线时间:周一至周日,9:00-21: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